8月,驕陽似火,在天津西站乘車前往杭州旅游的王女士,剛一踏入候車大廳,便忍不住連連感嘆:“比以前涼快多了!整個人的心情都跟著舒暢了,這些遮陽簾可太管用了!”
天津西站作為天津市的地標式建筑,候車大廳的拱形玻璃屋頂本是設計亮點,可一到烈日當頭,陽光毫無遮擋地透過透明屋頂直射而下,整個大廳的溫度隨之升高,影響了候乘體驗。
面對這一亟待解決的問題,京滬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協同相關鐵路局集團公司,為候車大廳增加了空調數量,但即便這樣,陽光直射時旅客體感依舊不好。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以來,京滬高鐵公司在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中不斷改進作風,領導班子多次深入一線調研,現場感受溫度變化并聽取旅客和車站職工的反饋,最終決定啟動遮陽簾設計安裝項目,在降低室內溫度的同時,科學合理地改善旅客體感溫度,讓旅客的出行體驗持續升級。
天津西站候車大廳的拱形玻璃屋頂面積達29699平方米,大約相當于4.16個標準足球場。京滬高鐵公司投資2579.78萬元,用于遮陽簾設計安裝項目。“當時為了確保車站每天正常運營,我們所有高空作業都是錯峰、分區域完成的。”京滬高鐵公司相關負責人回憶說,“經過前期多次調研,我們反復推敲能夠兼顧美觀和實用性的遮陽方案,并到現場確認試裝效果,才有了最終的成品。”
如今,天津西站站房的135幅遮陽簾已整齊“上崗”,憑借光感調節功能,不僅讓候車區域的溫度降低了3至5攝氏度、阻擋了90%的紫外線,還能根據陽光角度自動開合。“加裝遮陽簾之后,旅客反饋很好,涼快舒適的環境讓車站職工的工作狀態也更好了。”天津西站客運值班員張星蕊說。
在京滬高鐵公司和相關鐵路局集團公司的努力下,上海虹橋站也正通過一系列行動提升夏季候車舒適度:新增2臺冷卻塔以強化地源熱泵制冷效能,同時在候車層及商業夾層同步布局120臺遠程送風組、34臺島式送風單元、16臺立式送風柱與1006個球形噴口。這一套“組合拳”全面提升了候車廳空調制冷能力,讓旅客在盛夏時節也能享受到清爽宜人的候車環境,切實優化了出行體驗。
旅客有需求,鐵路有回應。7月25日8時許,李女士乘坐的列車還有10分鐘就要檢票,她從地鐵北京南站C口出站后,按照指引標識,只用了不到2分鐘,就到達北京南站4號快速進站廳檢票乘車。“我平時通勤經常走這個快速通道,寬敞又好找,而且人流比較分散,檢票會更高效一些。”她開心地分享了自己的進站體驗。
為了讓旅客進站體驗更為順暢高效,今年,京滬高鐵公司協同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,對4號快速進站廳進行了改造升級:新增候車面積約260平方米,劃出兩處安檢區與兩處候車區,配備4臺安檢儀、15臺人臉識別閘機和3臺半自助檢票設備,有力提升了該進站廳的承載旅客能力。
隨著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走深走實,京滬高鐵公司持續在一體推進學查改上用力,積極轉變作風,把服務旅客美好出行作為有力抓手。當前,他們正在更換24個車站站臺動態顯示屏以及靜態標識、推進常州北站風雨連廊建設等方面發力,從細節處著手提升服務品質,持續增強廣大旅客出行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